已弃用转凹三

关于刘备的另一种叙事(第三章 2)

(三)刘备的核心性格

行文至此,我尝试剥离开以演义为首的泛道德化民间叙述,再重新把刘备放入“人”的体系而非“模范标杆”体系当中,重新审视刘备的性格。

在开头第一章我总结过四个萌点,其中三个是刘备性格里面的三个层次:坚韧不拔,浪,以及宽广。

这三层当中,坚韧不拔其实是一个非常浅表的层次,可以被包含在其他两个层次里。它是一层容易被人误解的,但也是被人最为直接能够查知的状态。后面两层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支持,一个是“本质”,一个是“经验”,共同作用构成了刘备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的完善状态。


坚韧不拔,不言放弃是我对刘备最初打动我的点,是因为这个我才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开始喜欢他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然而这一点也是容易被人误解的。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喜欢刘备相关CP却不喜欢刘备这个人的粉,他们觉得刘备无趣,还有些萌点距离刘备比较远的人觉得刘备苦大仇深非常压抑,而这压抑竟也来自于他的坚韧不拔。

似乎人们说起坚韧不拔,就和隐忍纠结有些扯不开的关系——事实上我刚刚接触三国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仿佛这个人背负着“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大志,为了大志忍气吞声承受一切苦难,终于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目标。这个过程充满了苦行僧式的痛苦,进而凸显了人性的坚定和美好。

这看起来在逻辑上无可辩驳的叙事,稍加对比我之前说的三点人的基本运作方式,就立马分崩离析。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刘备的坚韧反而是他的“无趣”点——一如为何他的道德属性反而成了他的负累。因为逆推和固定化的视角,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那么实际上又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刘备何以坚韧不拔?不是因为他能够隐忍能够承受能够接纳他的天降大任——天何言哉?天未必有什么大任可降于人,天不在乎生死存亡兴衰荣辱——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而人之有仁,人之有“大任”,无非其情志发于内耳。所以要我说的话,刘备之所以坚韧不拔,无非四个字:乐在其中。

这个乐在其中,原因之一是我之前说的“自我实现”。人就是这么回事,只要按照本心去做事,就算是吃苦也能够苦中作乐;若是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天上掉馅饼带着醋碟蒜酱,恐怕也食之无味。自我实现的“苦中作乐”,我想到的一个人就是著名的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没有之一。颜回身处贫困,但是不改其乐,这才是大贤者之境地。最高的境界并不是忍耐承受苦难,坚信天降大任于斯人,我吃的苦都是为了未来的美好付出的代价之类的,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相信自己真心所爱的事物和理想,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改乐观精神——这个乐观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把苦难视为自我实现的一部分,至少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不是代价和付出,或者格外需要忍耐的东西。我再举一个颜回的例子。孔子困于陈蔡之间的时候,与弟子们有过一些对话: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於此?」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夫道之不脩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脩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见君子!

孔子问,我们的道理不对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颜回的答案是,天下不容我们又有什么问题?天下不容我们,才更加能显示出我们是君子。在这里,颜回作为一个真正懂得大道并且可以秉道而行的人,并不把“不容”作为一种糟糕的事情来对待,而是觉得不容才是我们君子之道中的一部分,是“见君子”的一个过程和通路。

多个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不可能在逆境中仅仅靠着意志力无限制的坚持下去。刘备从起兵到赤壁之战终于开始时来运转,长达二十四年之久,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隐忍”“坚持”就能够解释的。事实上,绝大多数在某一领域作出贡献的人,都是对于这一领域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喜爱。正如孔子赞扬颜回的“乐”一样,乐于其道,乐于其志,其实才是圆满人生的最核心动力,才是大贤之人的宝贵品质。之前有人在我的评论里面提到过一句“patience is passion tamed”觉得形容刘备很贴切,我深表其然。刘备的坚韧不拔来自于他的热情他的爱和执着,所有的失败和等待,都是通向他的理想之路的一部分风景。唯此,他才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理想和努力为世所“不容”,却仍旧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向世人宣布,“不容然后见君子”。


除了自我实现而让刘备能够在苦难和失败中仍旧保持其乐观之外,他能够坚持不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他性格的“浪”。我在第一章总结过,所谓浪,是厚重的浪漫,和深沉的洒脱。浪荡的性格让他不安分,所以能够在逆境中不被颓状所击垮,也不安于一点小成,所以终成大事,但同时这也让他不够谨慎,脑洞奇诡,长于作死,说话办事百无禁忌,难免也会吃一些苦头。而且刘备虽然浪但是总体来说并不轻浮不靠谱。他不较真不计较得失成败,但是同时他又能够认真能够关心天下兴亡;他非常能作死,不管是打仗还是外交,都胆子大得一比,但是偏偏还生存力极强,每次都能自我保全。我认为,这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上的浪有极度自信乐观强大的自我内核作为依托——这和自我实现也是一致的,所以他能够深沉厚重而同时浪得起来。

了解这一点以后就不难理解刘备看起来一些矛盾的性格特点——他和所有人一样,都是复杂的,拥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属性。虽然易中天说曹操复杂有趣,但是我认为,细细剖析每一个人,包括在座你我,都能找到这样有趣的矛盾点。刘备就是这样。

首先刘备虽然有“少言语”和“喜怒不形于色”的记录,但是其实看史书,他也是一个性格非常鲜活的人。知乎上的沃金说:“刘备的性格如烈火如黑土,暴怒时岩浆迸流走石裂地,喜悦时火焰升腾绿草长青”,这话虽有个人理解上的文学夸张,但很准确地展示了刘备性格上情绪鲜明的特点——看史书也能够看到很多关于他的喜怒哀乐的记载。

他为很多人的死哭过,比如庞统: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比如法正:

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甚至是他亲自赐死的养子刘封:

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除了为死别落泪,他也为乱世中无奈的生离哭过,比如对田豫。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讬於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他也笑过,而且他的笑,有些时候和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有关系,比如简雍的著名黄色笑话上谏梗: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

还有他和庞统喝多了打嘴仗: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从这两次笑当中,也看得出刘备是听劝的人,而且有一种幽默感,能够对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以一种欣喜的态度接纳。

当然他也有犯倔脾气的时候。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

刘备怒起来应当也是非常可怕有威严的,所以大家不敢劝——不过这一次法正还是劝动他了。

刘备在刘璋与他闹翻的时候也有一怒:

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还有孙权背盟而又毫无诚心地“求和”的时候:

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这几次事情,其实刘备都是面对很大的危险的。不管是和曹操争夺汉中,还是被刘璋困在蜀地,或者孙权背盟让他损失惨重兴兵伐吴,都是兵戈于前,命悬一线。但是刘备不惧而以怒对之。事实上刘备的性格就是如此,面对危险和不顺的环境,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抗争,去做点什么。他不是不恐惧,而是能够用行动克服恐惧。

比如这次他怂了一次: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曹操这话把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地上了。但是之后他没有被这个恐惧所震慑,反而“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以行动抗拒对曹操的恐惧。

甚至到了夷陵之战刘备大势已去,他还是在以行动来尝试扭转颓势。

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

前面刘备被攻破四十余营,手下将领有些人投降有些人被杀。刘备其实这时候已经没什么胜算了,他本可以带着身边的万余人突围,但是他却占领了高地凭险据守,想要等待时机进攻陆逊军挽回颓势。然而陆逊没有给他机会,而是抓紧机会进攻。有人分析刘备当时士气受挫,不然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困兽犹斗毫无希望。可见刘备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局势,是行动力很强的,并不会坐以待毙,或者轻易接受失败。

回到刘备性格鲜明的话题上。史书中明白无误的喜怒哀乐,虽然让这个人看起来很鲜活,但是感觉似乎又和“喜怒不形于色”有冲突。但其实我觉得这并不矛盾。我认为他的喜怒不形于色指的是“不轻佻”,不随意放任情绪。人的一时的浅表情绪和深厚的感受感情,有着微妙的区别。我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那种人,有一点小情绪都写了满脸,他们想什么你看一眼就大概能猜到。这种叫做喜怒形于色,但是他们未必有很深沉的感情和感受,甚至可能因为不能够正确体察和接纳自己的感情而向别人倾倒情绪,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说话夹枪带棒的就是这种人。要知道“表达自我”和“倾倒情绪”也是非常不一样的,一个是以自我为基础和目标,另一个是冲着别人的。

刘备应该是一个不会这样倾倒情绪的人,有些临时的小情绪和感受,他可以迅速查知并且消化,不给他人造成困扰。但是在大事上,比如面临故人离去和死亡,面对强敌和背叛,他不压抑感情也不害怕表达,而是哭笑自如,让人知道他的心里的真实感受。简单地说,刘备因为对人心人性体察很深,不但了解别人,更了解自己,他也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表达,应该如何表达,能够让自己和他人都舒服。这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说到不压抑感受,刘备在说话上也是如此。除非必要,否则他不会藏着掖着自己的想法。有人说刘备城府深,这我不否定,但是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特点,当时诸多天下枭雄,如果没有点城府和手腕,还出来混什么?但是刘备的城府深只是体现在对敌人的策略之上,比如在曹操手下,自然要收敛一些,被曹操的话吓到了要借口打雷害怕,和董承密谋衣带诏要见机行事。在孙权那里他也展现出了诡诈的一面:

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馀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之前周瑜曾经上言孙权,说刘备迟早为江东之祸患,希望孙权能够把他扣押在东吴,用好酒好菜宫室美女珍宝之类的东西消磨他的大志。孙权没有采纳,但是估计这件事情也是他们细致讨论过可行性的。刘备心里也对这事情有个估计,挑拨离间孙权和周瑜,看起来是一种打击报复行为。

说到这里我插一句:演义里周瑜诸葛亮斗得天昏地暗,各种梗层出不穷,其实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见没见过面还两说,倒是刘备一直在和周瑜周旋:联合打赤壁,共同进攻南郡,相互试探借荆州,后来又去见孙权差点被扣留然后互相挑拨离间。这里所有的心机和暗流涌动,所有的英雄相惜和互相算计的戏码,都是刘备和周瑜之间的。演义里的一时瑜亮这样一出大戏,其实历史上本是刘备和周瑜的英雄相争,而且同样精彩绝伦。可惜这样的大戏,最后还是转嫁到了演义的主角头上,还加了那种非常刻薄又没品味的诸葛亮派人喊“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黑黑三个人了。

除去这些偶然能够在史书中看到的刘备有权谋会耍手腕和城府深的内容,刘备大部分时候和人相处,都是非常直爽表达自己的。而且他的表达经常风趣幽默,而且犀利一针见血。比如著名的“刘郎才气”。

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黙卧,使客卧下黙。”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黙之间邪?”

刘备在这里完全没有什么“忠厚长者”之风,直接把许汜批评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还开了句嘲讽。刘备并非随意评判他人之人,但是许汜批评陈登在前。刘备是一个顾念旧情的人,他曾经和陈登共事,面对许汜对陈登的批评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刘备不但批评他,而且犀利得要命,“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这种风格的言语不是简单的义正词严的批评,更多的是带了一种戏谑调侃的感觉。

刘备另一个比较有趣的对话发生在他和张裕之间。

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

这段其实颇有世说新语中“轻诋”篇之风,倒是颇为幽默有趣,但问题是……刘备你这次是先撩者贱啊(。所以你到底为啥“衔其不逊”,人家不逊还不是因为你乱开玩笑在前嘛ry 当然后来杀张裕原因很多,之后还会说起。

刘备还喜欢逗别人玩。比如这段和李恢的对话:

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卒,先主问恢:“谁可代者?”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曰‘莫若老臣’。臣窃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

刘备明明已经打算用李恢,但是故意跑去问他。李恢感觉是非常紧张又特别不好意思引经据典了半天说我觉得我虽然不才但是大概可以。刘备笑得非常开心说,我本来就要用你呀。

李恢:你他妈在逗我.jpg。

总之刘备也不是一个到处绷着脸义正词严的人,相反,他还挺能开玩笑的,有时候还不怎么管场合。和庞统喝酒打嘴仗也是一样,半开玩笑半认真,想起来就胡说八道一句。我想他平时和人讲话也是非常幽默风趣,绝对和“无趣”没有一毛钱关系。


其次具体说说刘备的浪荡性格。其实这个性格的核心有两个表现,一个是言行比较跳脱,脑洞过大,不计后果;一个是行为不谨慎,善于作死。而这两个表现的一个背后的依托则是刘备的极端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说到他的行为跳脱不计后果,就不能不说著名的鞭打督邮。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和演义里面说的督邮求贿而不得才要摘掉刘备的乌纱帽不一样,历史上督邮本来就是奉命行事,反而是刘备心存侥幸想要见他一面,至于见面以后是说服还是威胁还是贿赂还是美色诱惑,就不知道了。督邮不见,就被他殴打了一顿,还差点杀死。可见当时刘备这个人作风彪悍,而且也非常不计后果。不过我们也得有一说一:他当时大概二十五岁左右,按照现代脑科学的说法,人的大脑25岁才发育完全,所以大概当时刘备还处于青春期余波的躁动不安状态,加上他的“边地人”属性,还没有彻底摆脱游侠的逞凶斗狠的风格,完全目无法度,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当然朝廷的确也有问题,这样直接撤掉有军功者的官职,可以说是寒了天下出身贫寒的报国之士的心。我想刘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到,朝廷已经靠不住了,要想打出一番事业,必须靠自己的力量。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行为确实太浪了一点,刘备脑洞过大才能想出这种奇怪的发泄方式。如果当时有什么“东汉迷惑行为大赏”,他绝对能在上面挂一个星期。

当然了,最后督邮求饶他把督邮放掉了,也可以看出他虽然当时非常彪,但还是有基本的怜悯心的。这一点也伴随了他一生。

刘备后来到处辗转,当了官又被黄巾军击破丢掉城池,反复几次,无法立足。后来他在当平原相的时候发生了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求救于刘备的事情。这件事被人们称颂为刘备的仁义之举,不过我倒是觉得未必全是如此。刘备听闻求救以后的反应是:

备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怎么讲,就像有个圈内大大找你联文,你说矮油居然大大还看得上我的文!然后你就去联文了,这种感觉……

刘备去救孔融,要说仁义,大概也是有的,但是从他的反应来看,感觉就像是“我可算是能够得瑟一把了!”于是就真的得瑟了一把,很快就被陶谦看中希望他能够管理徐州,也算得偿所愿了。

接下来刘备有很多非常跳脱的言行。比如刘备打败了曹操派来进攻他的将领刘岱以后说你们这种货色来一百个我都不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即使曹操自己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当然曹操真来了他就跑了,不过打赢的时候心态开始飘就一定要说说这种便宜话是真的。

插一句,他的跳脱言论从小就有所体现了,比如那句著名的“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把他的叔父吓了个半死。这件事还和项羽围观秦始皇说大话不一样,项羽当时年纪不小了,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刘备感觉完全就是一个天性浪荡的人的童言无忌,真的是脑洞不是一般的大。


后来刘备在刘表那里,虽然知道对方对自己不是很信任,但是想来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防备,所以才有髀肉复生之感慨。到了孙权那里虽然身处险境,但是仍旧不改本性,跟人说你为什么不迁都到秣陵。

后刘备之东,宿於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

刘备对孙权不是没有防备的,他离开孙权的时候说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昼夜兼程而去。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跑去跟孙权说你应该迁都,也不妨碍在孙权面前说周瑜坏话。可以说这个人作风非常诡谲,兼有城府手腕和磊落疏狂。

后来在外交当众,刘备在对待孙权和周瑜问题上,说话都比较浮夸。

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这怎么说呢,就是瞪眼瞎说了。虽然说他当时不这么说也没别的办法,但是这话说完回头就进了蜀地,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虽然当时孙权也派兵在周边试探着要分一块肉,但最后益州还是落在刘备手里。孙权心里估计是大不满意,于是马上要荆州,刘备这次更夸张:

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我觉得不管当时诸葛亮还是谁如果有个明白人在场,都应该拦着他别让他这么胡说八道。这话说得非常没有诚意,所以孙权火了直接动手,虽然行为比较糟糕,但是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刘备这么讲话可能也在孙权心里种下了一点不信任他的种子。虽然最后孙权对荆州问题的种种行为是出于利益考虑,但是我想大概他的迷惑发言,也一定程度上在压死骆驼的一大堆稻草上多添加了几根。

后来刘备和庞统在酒席上喝多了斗嘴,把自己比作武王伐纣,把庞统撵了出去,撵出去又后悔叫回来,叫回来还不甘心问他到底谁对谁错,这一系列的言行也非常浪了。包括前文提到的和张裕掐架先撩者贱,令人非常迷惑——你自己没有胡子为什么还要拿别人的胡子开心,这不是乌鸦笑猪黑吗ry

虽然刘备不是个轻浮无礼的人,但是偶尔他确实会有这种比较好笑的迷惑细节,虽然有些时候让人哭笑不得,也给他自己惹下麻烦,但这也让他更加接地气具有人情味,也更加可爱。


最后的最后,到刘备临死前,说了大概有史以来所有的帝王能够说出的最浪的一句话: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已经不是东汉迷惑行为大赏的级别了,简直就是“天下古今迷惑行为大赏”可以上榜而且排在前面的。千百年来围绕这句“君可自取”有着无数的不同的解读。从什么五百刀斧手到PUA算计孔明给他卖命之类的阴谋论数不胜数,当然也有人认为他是真心的。陈寿就是一个典型:

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后世乾隆皇帝看到这里非常不屑……不对,我记得他看的是三国演义,反正对这句话,乾隆的批语是“帝王心思”。这句话被易中天还是谁引用来着,来表明刘备托孤不是真心。

我只能说,把清朝太平天子和三国白手起家的枭雄刘备相提并论为“帝王心思”,大概还不如让什么二战王牌坦克手飞行员和什么明朝的将军放一起比一比战斗力至少后者时间间隔更短一点ry

刘备的托孤,比较靠谱的,个人认可的观点是“特殊授权”。这里我引用饶胜文的观点:

有人把“君可自取”解读为刘备授权诸葛亮在必要时可以自取帝位,这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刘备的帝业其实是一种未完成状态,天下的绝大部分不在刘氏的手中。蜀汉当下的危机,是帝位可能被取消,而不是被取代。若刘备相许相授的是蜀汉现有的这点基业,则帝位不论是在刘禅还是在诸葛亮手里,这点基业终将萎缩。

应该说,在蜀汉新受重挫、刘备行将死去、蜀汉内外危机深重的情况下,能否消灭曹氏、复兴汉室,不是刘备所能逆睹的事,因而不会是他考虑的重点。但他却看清楚了,蜀汉政权的存亡与盛衰,取决于复兴汉室的事业能否光大。北伐讨贼是这一事业光大的最好体现。在北伐讨贼的旗帜上高扬起来的是汉室。只要汉室的信念仍在,蜀汉政权就是合法的。复兴汉室的事业愈是光大,刘禅愈是不可能被取代。

不管(也无须去猜)刘备内心深处对诸葛亮是否信任,他所安排的辅政格局和交代的政治路线,是以对诸葛亮的充分信任为前提的。

那有人要说了,如果诸葛亮真的得了天下而取而代之呢?毕竟人家功高震主啊,刘禅确实不行。

这就不得不提,诸葛亮说过最有意思的一句话是“十命可受”。

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当然我认为他的话就是给李严下不来台一句话把他噎死,类似于“你让我当皇帝?我他妈的干脆当玉皇大帝算了”这种语气。我不知道大家觉不觉得,这句话和刘备那句“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诸葛亮讲话不像刘备那样戏谑,尤其是也不会和李严直接开嘲讽,所以稍微折衷了一下说了一句假设语气的”虽十命可受“。这句话往深了说,我理解的是,这意味着诸葛亮知道刘备托付给他了什么,即“帝还故居”,取得天下。在这一点上,刘备和诸葛亮有着非常高的默契,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在说什么。至于其后的事情,其实反而不重要了。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的政治安排里面,除了这句看起来非常浪非常唬人的君可自取,其实更加实惠的内容,包括开府治事和益州牧,包括几个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都比什么君可自取要对诸葛亮的授权力度大得多。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这句话,刘备近乎架空李严而授予诸葛亮全权的托孤安排,已经实质上等于给了诸葛亮倾国之权。他说不说君可自取,都没有区别了。诸葛亮哭着给他一句承诺又有什么意义?历朝历代痛哭流涕承诺自己忠心耿耿后来又篡位的人还少吗?隔壁魏国曹丕也没给司马懿说过这种话,结果ry。刘备所谓试探这种阴谋论根本毫无道理,他死以后季汉内部叛乱连连,那些阿猫阿狗没了刘备尚且敢上房揭瓦,诸葛亮这样大权在握,刘备死后又有什么能够限制他?如果刘备真的是试探才说这种话,那无非贻人口实而已,可以说是非常弱智的行为了。

我的三国弱智铁索连环推论:如果刘备是弱智,选他当主公的诸葛亮也是弱智;打了刘备一辈子还没消灭他反而把他打成季汉皇帝的曹操也是弱智,所以和两个弱智对峙还没统一的孙权自然也是弱智。全三国都是弱智,在座喜欢三国的各位不看看自己脖子上的那个圆的东西还好吗?

归根结底,刘备这样的安排,一定程度也许是一种政治冒险。然而我之前说过,刘备对人有着非常深的理解力,也许不是对所有人都能面面俱到,但是至少是他身边的副手,他应该对对方是个什么人心知肚明。这一点他没有任何冒险之举,而是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与此同时,他的这样的安排,只用“信任”也很难解释。如果是信任,那么到了举国托孤这里,就算可以了。为何非要有一句“君可自取”?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解释是“取”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在他的其他子嗣里面找一个取代刘禅。也就是说,如果诸葛亮觉得刘禅不行,就换掉他。至于换掉以后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其他儿子孙子上,因为意义不明,倒还是其次了。

所以我对这话(除去其他政治安排只说这句君可自取)的一种个人解释是,如果刘禅以皇帝的权威胡作非为,或者是涉及到那种大敌压境面对投降与否或者军政大权的决定的时候,诸葛亮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可以用这样一个特殊授权,采取紧急措施,制衡刘禅。所谓“如其不才”说的就是这种紧急情况——最讽刺的是,最后蜀汉的灭亡,的确是刘禅开城投降,用君主的权力做出了放弃的决定。

我们无需讨论如果诸葛亮在的话能否让刘禅折腾到这一步,我想说的是,刘备的授权不光是特殊授权,也是一种紧急预防措施。刘备无法逆睹刘禅会如何,诸葛亮又能做到什么,但是知子莫若父,何况是洞察人心的刘备,他大概明白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货色。当然我认为这话他说得很诚恳的原因之一也有他前面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加上前文我说过他不可能是在试探诸葛亮,那么这话就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句废话。诸葛亮对刘备说过刘禅学习成绩还不错,刘备也感到欣慰,那也不排除刘禅有进步的空间。刘备非常认真地对诸葛亮说了两个可能性的安排,这当是他的真心之言。

除此之外,刘备的这句话也是他的性格一个集中体现。为什么说他脑洞过大?就是因为他会有这样的非常不符合当时时代主流的想法——一个有些浪漫主义同时又很脚踏实地而且符合我们现代人思维逻辑的安排:you can you up。大敌当前,国家危难,谁行谁上,不行滚蛋。至于如何判断谁行?刘备说我信任诸葛亮,他说了算,不行就让他自己上。

但其实细究起来,这样的想法在那个时代其实是无法实现的,甚至说得严重点,因为他这句迷惑发言,如果诸葛亮走错一步那就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以可以说他这样的安排实在太浪。但是偏偏诸葛亮就真的鞠躬尽瘁,行君之权而未有僭越之举,终于成全了他一生最后的浪漫。


刘备浪的第二点就是敢于冒险,再往极端点说,善于作死。

刘备作死作了一路,刚出道就差点把自己作死。

遇贼於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

装死逃脱生天,还靠了一点点运气。这样的事情历史记载只有这一次,但是想来刘备经历过这一次以后,就彻底开启了一个超强的逃生技能点。

其实这一次他未必真的想要作死,就是纯粹战斗经验不足,不会打仗,所以玩脱了。但是刘备并没有因为这次濒死的危险而患上PTSD,反而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意识到自己可以一往无前。

接下来刘备什么危险干什么,有的时候玩脱,有的时候不成功,但多半是颇有成效的。

一开始他收留吕布结果被吕布背叛,之后再次不得不委曲求生存去投降吕布。接着他投降曹操,但很快意识到自己不能见容于曹操,居然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和董承搞事。后来董承密谋反曹小群体全军覆没,只有刘备一个人得以逃出生天。

刘备在得到荆州之前,一直屈居人下。但是在刘表那里劝过刘表去打许都,刘表一方面是忌惮他,另一方面可能也被他的胆大妄为脑洞吓到了,本身又不是什么进取之人,自然不同意。之后刘表去世,曹操来袭,刘备干了一件天下无双的作死壮举:十多万百姓跟随刘备逃离荆州,刘备派关羽从水路到江陵,自己亲自带人同百姓随行,日行十余里。

当然这行为可以说是刘备仁德的表现,这个我以后再说。但是此时此刻他自己同百姓随行甚至家眷都没有单独保护而是与自己一起冒险前行,可以说是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地作死了。刘备是相当有勇气有信心,才敢于行此险招。他赌一把曹操没有这么快的速度追上来,赌一把自己可以保护百姓逃离——毕竟曹操抛弃辎重,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也是非常手段下的极速行军,并不是常规作战状态。万一曹操没这个速度,也许刘备的冒险就成功了。且暂且不说道义,单说战略问题:那时候民众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每次强制迁民都是人间地狱,有十余万人主动跟随,光是从战略资源的角度来说,刘备自然也是希望能够留住这些人的。

当然这里有个不值一哂却又反复被提起的黑刘备的点,说他是用十万百姓当肉垫。说这话的人可能连白痴到连游戏都不会玩——给你一个逃亡任务,在敌人追上之前逃到指定地点,请问你是要挂一个减防加速,还是挂一个减速90%的盾?还别说这个盾根本什么攻击都挡不住。

总之这次刘备赌输了,家眷和兵马都损失惨重,徐庶的离去也是因为这个——如果不是因为家眷被曹操俘获,老母落入敌手,徐庶自然也不用离开。刘备没有为难他,而是放他离去,冒险是他的过错,他自然愿意承担与之俱来的一切风险,包括眼看着宝贵的人才投奔他最大的敌人。

之后与孙权联盟,刘备明知道孙权可能对他不利,还是赌了一把“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他孤身入吴——自然没有演义里的锦囊妙计——在东吴和孙权周瑜周旋进退,适时不忘当一把搅屎棍,最后还能保全自身,非常漂亮。

这之后刘备的冒险,主要体现在军事行动上。他和孙权联军以少对多,大败曹操。后来入蜀作战,与刘璋离心离德直到彻底翻脸,“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的情况下亲自带兵下葭萌关,只留数百人镇守后方,一口气攻下涪城。后来与曹操争夺汉中,已经年近六旬,在两次进军失利的情况下亲自带兵翻山越岭抢占定军山,说他拿性命开玩笑都不算过分。这些我在第二章刘备军事能力问题讲过,不做赘述。

即使是最糟糕的夷陵之战,如前文所说,刘备于马鞍山上陈兵自绕,还在做最后的孤注一掷。他明明可以在还剩下一万人左右的时候率众突围,这样他的生存几率可能大很多。但是他偏偏要继续以身犯险,抢占高地,借助地形寻找时机。然而此时已经不再是定军山,而他的对手也不是夏侯渊,而是比夏侯渊高出不知多少段位的陆逊,这才彻底失去翻盘的战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刘备在被陆逊烧了大营,首尾不能相顾以后,就彻底乱了阵脚沿江逃命。但其实他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出色的冒险精神,在那样的大败局之下,尚能整顿起万余人,与陆逊最后做殊死血战。刘备可谓真正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一万余人全部战死,最后“仅以身免”。虽然夷陵之战在很多人看来是他的一大污点,但是因为这最后的勇敢和放手一搏,倒是让我觉得,他的失败从某种非世俗成败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浪漫。

当然,这货居然在这种情况下都能逃出去,也真是个逃命高手。

夷陵之战以后刘备终于成功地把自己作死了——不过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在听说魏军南下的时候,刘备虽然已经重病缠身,但还是做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他给陆逊写信说:

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

将军啊既然曹丕都来了那我也不能当落后分子嘛,我还要继续和你打,你看如何?

当时应该是当年十二月或者次年正月,反正就是刘备没几个月的活头了,然而这不妨碍人家继续浪继续调戏对方主帅啊。

刘备病重的消息陆逊肯定知道,至少季汉内部所有人都知道,连黄元当时都开始造反了,东吴不可能不有所耳闻。所以估计陆逊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鼻子都气歪了,他是一个真正脚踏实地认认真真谨慎行事的人,看到这种已经命在旦夕还思维异常跳脱的神经病估计像看到了异次元怪兽,还不得不给这个神经病回封义正词严的信:

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馀,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陆逊:我们两家好不容易罢兵通好了就求您别再装逼了,装逼遭雷劈。

你说刘备是气话也好,是故意恶心吓唬陆逊也行,或者是他脑洞过大真有此打算,但是就不管怎么说,这行为本身也是够逗比的了。一个人能够这么一直浪到死,也算是一绝。


纵观他的一生,刘备是个非常有勇气,甚至可以说是不顾安危有点胡闹的人。但是他的自保能力非常强大,不管在什么样的匪夷所思的险境里面,无论战场还是政坛还是外交场合,都能够险险逃出生天。我想也就是因为他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更加坚定了生命不休,作死不止的信念。他后来给儿子遗诏里面说“人五十不称夭”,活到五十就够本了。但是他取下荆州的时候已经48了,打益州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我不知他什么时候有的这种想法,不过如果是早就有了的话,那他后来真正建立基业的过程,按他的理论,是一直在拿着生命的利润部分在血拼,反正都活够本了不如豁出去了干他娘的

刘备身上的这种看似鲁莽,但其实又胸有成竹的剽悍勇敢的血性,至死未变。他从不知道什么是放弃,不知道什么是绝望。只要活着,就永远有希望。

他有很多时候不计后果,因为他真的不在乎什么后果,输了就输了,就像徐州丢了又得,得了又丢,似乎也没对他个人的士气和他的团队凝聚力产生什么打击。有人走了有人去世,他伤心也伤心过了,哭也哭过了生气也生气过了,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尘和血迹,继续战斗下去。

从他的那些真情实感的感情表达来看,他对自己所努力和向往的一切都是认真的,并不是因为他打心眼里不在乎自己的事业而是纯粹游戏人生,才可以如此大度和坚韧——还记得著名的髀肉复生?

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刘备重情重义,史书所载他的多次落泪,大都是因为与他人的生离死别,唯有这次,是为了自己而哭。我之前说过,他是个用行动对抗恐惧的人,越挫越勇。然而这一次他困守新野一城一地数年,进退无据,空耗余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他如何不在乎自己的功业?只是命途多舛,无能为力。他也会为此伤悲,却不会被这样的困境打败。

所以我说,刘备这个人,认真而不较真。他对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非常执着,甚至为了这个可以付出生命,但是他不会斤斤计较眼前得失,所以才有勇气去尝试,有勇气去挑战未知。因为认真,他敢于冒险,因为不较真,他不怕输。有很多时候人就是要这样背水一战,向死而生,刘备做到了。

我之前反复提起过,刘备性格的“浪”是一种深沉的浪漫。浪漫是一种超脱现实意义的东西,有时候在某些人身上不免会沦于轻浮和浅薄,但是如果有强大的行动力作为依托,扎根于现实,则会变成一种极端强大的力量。刘备是一个行动力爆表的人,也能够审时度势,他的浪漫便成了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东西,基于脚踏实地的行动,而又能够轻盈跳脱地面,高屋建瓴。刘备固然偶尔会露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轻佻言行,但是这些往往都是细节上的问题,在大事上他的跳脱表现得非常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他一直以来手里的资源非常少,选择余地也不大,但是他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有限的选择中做出一些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是他的一种能力,也是他性格的正面意义。

从实践上来讲,刘备的战略眼光并不算最优秀,这一点后文详述。但是从抽象意义来说,他其实有一个非常超脱的东西,就是那种跳脱轻盈的人生状态。刘备是一个热烈的人,汉以火德立,我觉得他就象是一团火,温暖而激烈,永远在无休无止地燃烧和伸展,所以虽星星之火,终亦可燎原。

当然,这些说的只是刘备一些核心的性格,他的最基础的“本质”,至于总结他的细节上的性格,那就无休无止了,很多词汇堆叠起来也无法囊括,更无法彻底总结他身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事实上,他的复杂性可以被包含在他的“宽广”里面——刘备是一个宽广的人,也是一个成长变化属性很强的人。他的人物逻辑——一个依托于性格但是又独立于性格之外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也和他的成长,即他的“经验”息息相关,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详述之内容。


=========tbc===========

评论(31)
热度(142)
  1. 共1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
此lo不再更新,已经转移到AO3。请在置顶贴内寻找链接。
< >
© 已弃用转凹三 | Powered by LOFTER